经历过鲜花,也经历过冷箭。陈梦的每一次回应,都像她在乒乓球桌上的击球,准、狠、稳。
就在受邀参加阅兵观礼不到半个月,她又凭借一个举动,再次收获满堂喝彩,口碑迎来暴涨。
9月3日的阅兵观礼仪式上,镜头扫过观礼台,很多体育迷眼睛一亮:那个熟悉的身影,正是乒乓球奥运冠军陈梦。
作为女乒代表,她能坐在这个庄严的场合,本身就是最高的认可。
就在前一晚,陈梦还在直播里忍不住和粉丝分享心情。
她说第二天要参加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,还提前向化妆老师请教了妆容,希望以最好的状态亮相。
到了仪式现场,她褪去了俏皮,换上了庄重与自豪。
仪式结束后,她在社交媒体上写下感受:“方队走出来的时候鸡皮疙瘩都起来了,是触及心灵的震撼。生在这样伟大的时代,特别幸福与荣耀。”
字里行间,流露出真挚的情感,也让人看到一个冠军对祖国的热爱。
能受邀观礼,靠的不是运气,而是实力与精神。陈梦两次夺得奥运冠军,把五星红旗升上最高领奖台。
荣誉之外,更可贵的是她的坚持。
2021年东京奥运会,她战胜孙颖莎夺冠,本该是荣耀时刻,但一句“我的时代到来了”却让她陷入风暴。
质疑、讽刺、甚至恶意攻击接踵而至。
那几年,网络上的声音让她倍感压力,甚至出现身体上的不适。
然而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,陈梦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,再次登顶。
赛后采访中,面对现场刺耳的声音,她直言:“我希望球迷们能正确看待。”
简单的一句话,却道出了她的坦然与坚韧。
真正的强者,不是没有被打倒过,而是一次次从质疑中站起来。
这份心理素质,让她在风雨中越发稳重。受邀观礼,是外界给予的礼遇,也是对她一路走来的肯定。
就在外界以为她可能淡出赛场、向综艺转型时,陈梦又甩出一个“出其不意”的动作。
中旬,她的工作室发布训练花絮,宣布将全力备战11月在澳门举行的全运会。这个消息瞬间点燃球迷热情。
不少人之前觉得,她或许已经准备退役。毕竟自巴黎奥运会后,她连续缺席多项大赛,还频繁出现在综艺节目。
很多网友甚至认为,她已经把重心转向娱乐圈。可这次的备战声明,打破了所有猜测。
更令人佩服的是,去年底她还主动放弃了世界排名。那时WTT出台新规,要求参赛频繁。
陈梦因为身体原因无法长期高强度参赛,便直接签署文件,放弃世界第一的位置。
外界有人说她“看淡了”,可实际上,这是极为聪明的选择。
她清楚自己即将30岁,与其被排名和积分绑住,不如集中力量打真正重要的比赛。
表面上舍弃了虚名,实则换来了时间和状态。
冠军不靠数字堆砌,而是要在关键时刻拿得出手。
时隔大半年重新进入高强度训练,有人质疑她的状态。
毕竟在运动员群体里,这个年纪已经算“老将”,而且长时间没有比赛,身体和手感能否恢复,是一个未知数。
面对这些担心,陈梦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冷静。
她没有喊出“必夺金牌”的豪言,而是给自己定了一个务实的目标:“先争取进8强,努力挺进半决赛。”
这种低调,是自知的清醒,也是对竞争激烈的尊重。
在她眼中,结果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过程。
能和队友一起训练,能在赛场上挥拍,已经是一种幸福。
真正的热爱,是哪怕经历过伤痛和争议,依然愿意回到原点再出发。
球迷们看到她的训练视频,纷纷留言鼓励:“艺高人胆大,一年没训练还敢备战全运会,了不起!”
也有人说:“无论输赢,敢打敢拼就是体育精神。”
从阅兵观礼到宣布重返赛场,陈梦用实际行动证明:她不是被荣誉困住的人,也不是被争议击退的人。
她始终站在球台前,以挑战者的姿态守护初心。
无论全运会结果如何,她已经赢得尊重。
因为她敢放下虚名,也敢重新上路。
真正的冠军,不只是奖牌的拥有者,更是敢在低谷时说一句“我还在”的人。
等到11月,所有人都将再次见证,她在赛场上的挥拍与回击。
无论落点在哪,属于陈梦的传奇,已经写在了球台之上。
来源:张恨玲
Copyright 2024 C7娱乐官方网站-世界领先的在线娱乐品牌_C7GAME All Rights by C7